选型
- 傲腾 960G 的那种
- 到一定程序会锁盘,变成只读
- SLC
- HET MLC 盘(如 S3710)
不过要避免冷存储,因为HET MLC本质是降电压换寿命
指标
DWPD
DWPD全称为Drive Writes Per Day,即每日全盘写入次数,指在预期寿命内可每日完整写入SSD固态硬盘所有容量的次数。在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里DWPD这个参数比较常用。比如intel的企业级P4500这一款,DWPD为4.62,也就是说,按照5年的保修期计算,用户每天可以把硬盘写满4.62遍,足以胜任服务器这种需要大量数据写入的应用场景。
TBW
TBW可以拆开来看,TB代表数据量,W(Written)代表写入,组合起来就是多大的数据写入量,这个写入量不是对闪存的写入量,而是电脑对硬盘的写入量,也就是CDI中的那个“主机写入量总计”。而这个数据一般厂商用来确定保修寿命,以三星970 EVO Plus 500GB这款SSD为例,它的保修条款写的是“5年或300TBW”,也就是说保修条款有2条限制:5年时间、或硬盘总共写入300TB数据,达到任一一条,厂商就不再提供保修服务。
P/E
简而言之,P就是Program(编程),E就是Erease(擦除),SSD里面存储数据采用的是闪存颗粒,由于闪存颗粒天生设计缺陷的原因,它不能无限次的反复写入数据,而是有一定数量的写入次数限制(注意:是写入次数,读取数据次数并不存在限制),我们通常用P/E cycle(简称P/E)来表示Flash闪存的可擦写次数,每次将整块SSD编程(即写入)/擦除1次,则计算1次P/E次数,比如现在市面上主流的SSD是TLC颗粒的,它的P/E总次数就不足1000次,通常在600到1000次之间。具体的P/E次数可以通过硬盘的S.M.A.R.T.的AD项来查看。